在黄土高原实施生态工程是否能够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22 阅读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占黄河流域总面积70%的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治理水土流失,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在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极大恢复和改善了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功能,但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实施生态工程是否能够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我院李士成副研究员团队在Remote Sensing期刊发表文章,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回答。该项研究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区相对位置和海拔高程图

作者采用InVEST模型的沉积物保持模块量化了1980—2018年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保持服务,同时基于DMSP_OLS和VIIRS同化集成的夜间灯光数据集对该地区市级尺度的GDP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探究了黄土高原土壤保持量与GDP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最后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对两者在空间上的消长关系进行了分析。重点探究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前后土壤保持服务和地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为决策者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图形摘要:土壤保持服务与GDP的时空关系

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服务和经济发展呈现共同增长是主导趋势,土壤保持量从1980年的21.67亿吨增加到2018年的21.94亿吨,GDP从322亿美元增加到8643亿美元,但二者在研究期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土壤保持量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GDP则表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土壤保持服务和经济发展在黄土高原各综合治理分区内的表现不尽相同,如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丘壑区是主要的植被恢复区,通过发展林果业,获得可观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农灌区和土石山区植被条件较好,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下,农业生产转向精耕细作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经济作物产量和农户收入。(3)1980—2018年,由于粮食绿色规划、产业结构优化和非农就业增加,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服务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双赢局面。

本文利用InVEST模型对1980—2018年中国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进行评价,又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集对GDP统计数据开展空间化分析,进而明确了土壤保持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关系。研究方法对于大尺度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直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类足迹的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批准号:41971245)和《基于Geodesign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生”空间智慧优化系统研究:框架、模型与实证》(批准号:42001229)的资助。

原文链接:Li S, Xie J, Paudel B. Do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Undermine Economic Performance? A Spatially Explicit Empirical Study in Loess Plateau, China. Remote Sensing. 2023; 15(12):3035.https://doi.org/10.3390/rs1512303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     Copyright © 2022 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Baidu
sogou